朔州市2008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
2008年09月01日 来源:朔州市人民政府

  (朔州市农业局 2008年8月28日)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当前形势
  (一)六大基地建设成效明显,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各级着力建设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胡麻、甜菜“六大种植基地”。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76万亩(比去年增加7.3万亩),其中玉米193万亩,马铃薯56.5万亩,小杂粮118万亩,胡麻35.7万亩,瓜菜40.6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新增3000亩),甜菜13万亩,六大作物占到全市总播面积的95%以上,以甜菜、瓜菜、胡麻、马铃薯等为主的农作物合同订单面积达到76万亩,引导全市种植业向以销定产、产销对接方向发展。
  (二)大力实施农村“三化”,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今年我市又有121个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全市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总数达到了300个。这121个村委托有关单位统一编制了规划,有72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共硬化街巷220公里,安装路灯1490盏,村庄绿化328万多平米,102个村进行了垃圾集中处理,85个村达到饮水安全标准,新建文化科技活动室68个、村级卫生所82个、便民连锁店103个、农民健身场所38个、标准化小学88个,有102个村确立了主导产业。4月份,对乡镇书记、乡镇长、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三期专题集中培训,培训人员400人,全市广大农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加大六大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上档升级。今年,全市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资金、整合项目、选准产业、形成规模、打造品牌、示范带动”的要求,在每个县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兴建一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带动全市产业结构上档升级。朔城区依托区位优势,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平鲁区以移民搬迁为重点,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山阴县突出规模健康养殖,大力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应县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加快蔬菜的产业化开发。右玉县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打造生态农业精品示范区。特别是怀仁县沿大运二级公路,以金沙滩、新家园、何家堡为中心,辐射云中和毛皂镇,涉及30个村庄、3.6万农村人口,通过整合各涉农部门项目和资金,计划每年投资1亿元左右,将这一区域建成田林路、井渠电、棚圈气相配套,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示范区域,确定了四大产业基地,启动实施了十大类工程,上百个项目,现已投入资金6300多万死,新建日光温室944个,移动大棚110个,智能大棚2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全市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建设重点突出、推进有序,这为我们将这些区域建设成为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活力、经济有实力、创新有能力、服务有保障的综合性精品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围绕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胡麻、甜菜、饲草、乳品、肉类、沙棘“十大板块”建设,不断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条,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企业发展到198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6家,进入全省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阵的企业5家,有1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全市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上半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7%,带动农户16万户。同时,今年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6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市有300多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良性循环格局。
  (五)创新培训模式,农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截止7月底,全市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43000多人,完成全年计划的86%,转移劳动力28000多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30A,,其中“阳光工程”培训7415人,转移6576人。完成科技培训54000多人,超年初计划4000多人。同时,我市各级按照“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思路,积极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全市有3000多人返乡创业,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循环格局,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部门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41元,同比增长28.9%。
  (六)加大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农村沼气建设进展顺利。为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全市发放宣传资料30000多份,培训沼气用户15000人次,举办了两期生产技工培训班,培训人数314多人,全市生产技工总人数达到了1000人,为我市沼气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人力支撑。截止7月底,设计能力年可供气4000户的5家大型沼气工程通过省厅初步审查,年可供气2000户的3个秸秆气化供气工程全部通过省级项目评审,全市户用沼气工程已建成1595户,完善2007年建成的户用沼气1130户,建成乡村级服务网点11个,建成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能炉1处。
  (七)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今年,我市继续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龙头带动、劳动力转移、扶贫移民五大工程。7月底全市移民搬迁工程已全面展开,平鲁区完成了主体工程的67%,右玉县完成了主体工程的70%;整村推进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正按规划进行建设;在贫困地区举办培训班28期,培训1793人,转移1378人;“两区”开发中产业项目到位完成投资7.785亿元,19个项目中有17个项目已经开工,占项目总数的89.5%,有4个项目竣工投产,有8个项目试产;有5个项目即将完工,2个项目正在建设。
  (八)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工作扎实推进。为迎接奥运,保证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全市启动实施了农产品质量追踪溯源和产地标志工作,对供应北京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产品实行备案、跟踪抽样检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为市级、六县区农业部门和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了检测设备和流动检测车和设备,并明确专人驻点监管指导,对产品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对无公害生产基地、农产品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进行农药残留速测样品400个,为省里抽样200个,发放科学选购农药挂图1900份,科学使用农药手册1800本。在重点企业和生产基地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制度和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并建立了农产品田间生产档案。
  二、主要措施
  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按照中央要求,我市各级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大领导力度。今年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之后,我市就先后召开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对2008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思路,突出了工作重点,分解了工作任务,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把具体任务落实到县区、乡村、单位、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实现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和谐稳定发展。
  2、加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今年,中央、省、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在粮食直补方面,对不含薯类在内的所有粮食作物进行补助。补贴标准为小麦10元/亩,其他粮食作物5元/亩,全市补贴面积329.5万亩,补贴资金1650万元。在农资综合直补方面,对不含薯类在内的所有粮食作物进行补助。补贴标准为小麦46元/亩,其他粮食作物30元/亩,补贴面积329.5万亩,补贴资金9893万元。在良种补贴方面,今年省里对我市107万亩专用玉米进行补贴,每亩10元,资金1070万元。市政府今年对全市种植的130万亩小杂粮进行补贴,每亩补助5元,共计650万元。仅上述几项全市补贴资金达到了1.3亿多元,全市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118元。此外,市、县区两级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一是设施农业补贴。对新建日光温室,市政府每栋补贴1000元,县区也依据自身财力给予一定的补助。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县三个县区也根据不同设施类型给予2000到10000元的补贴。二是糖料基地建设补贴。对采用纸筒育苗技术种植的甜菜每亩由市财政补贴20元,县区财政补贴10元,糖厂补贴60元,全部以实物形式发放到种植户,对非纸筒育苗的甜菜种植户,市政府每亩给予优种补贴15元。特别是,国家和省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会议召开之后,我市相继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和全市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出台了十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农资金4000万元,用于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
  3、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去冬今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以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为宗旨,把科技备耕作为夺取今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头戏来抓。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地膜覆盖等十项主推新技术,全市抽调12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物资服务等活动,全市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230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40万份(册),培训农民36多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全市从国内外引进粮食、蔬菜、油料、水果等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个,特别是从陕西引进的红河一号油桃,亩收入可达5万元,填补了我市设施水果种植的空白,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农业科技含量。
  4、加大农业执法力度。2月28日,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会议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共出动执法车辆326辆次,检查人员1488人次,取缔证照不全的农资经营户1家,无证无照经常网点38个,扣押不合格玉米种子7800多斤,散装西瓜种子50斤,不合格包装瓜菜种子416袋,过期农药500斤,高毒农药1103斤,劣质化肥2000斤,罚款1.5万元,责令清退未审先推种子2万斤,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030 号 网站标识码 1406000020